阅读历史 |

太一道果 第630章(2 / 4)

加入书签

然是有怒意的,但真要说如何痛心,那未免太过虚伪。也许文殊还记挂着姜氏主家,但对于主家的成员,他的感情是早就淡了。

&esp;&esp;比起大局来,那些许怒意简直不值一提。

&esp;&esp;‘文殊到现在还不知道,觉者对僧众不回归,是乐见其成的啊,’姜离旁观着这一番来往,对于文殊的心思是看得分明,‘那鬼面人说的确实是真话,觉者还真的想进行清洗。要是文殊回返佛国,觉者反倒要为难了。’

&esp;&esp;思索的同时,姜离也在观察姜流光。

&esp;&esp;只见这位姜氏的三品面色冰冷,但对于文殊的行径是丝毫没有反对之意,显然也赞成以此给觉者泼脏水。

&esp;&esp;姜氏主家和文殊的立场是绑得死死的,要是佛国部队回去了,已经回归神州的姜氏主家就要坐蜡了。

&esp;&esp;这两位出身姜氏的三品看起来是最为愤怒的,但最无情的也是他们。既然家族成员已死,那便将其剩余价值彻底利用起来,为局势助推一把。

&esp;&esp;在下达禁令,给觉者埋好雷之后,文殊就带着众人一同前往城中的刺史府。

&esp;&esp;一路上可见到佛国的僧众来往,剿灭一些依旧在反抗的士卒或者修行者,还捣毁城中的庙宇。

&esp;&esp;九州的庙宇有八成都是供奉的炎黄二帝,雍州虽然是大周的反贼重灾区,但也同样敬奉二位人文初祖。尤其这大兴城还是一州的首府,其他任何地方都会少二祖庙,唯独此地不会少。

&esp;&esp;僧众们将黄帝的神像从庙中搬出,炎帝的神像则是依旧留在庙中,但也搬离了神座,取而代之的是早就准备好的大日如来之像。

&esp;&esp;他们竟是早就制作好了佛像,装在储物法器之中,攻下大兴城之后就立即更换。

&esp;&esp;甚至还有其他菩萨、罗汉的佛像也在依次取出,在各处庙宇中按照次序进行摆放。

&esp;&esp;比起刺史府来,改庙宇为佛庙反倒是首要的。

&esp;&esp;路上,文殊还对着姜离笑道:“无支祁佛友,等普度雍州之后,你的佛像也该立起来了,届时这些香火也有佛友的一份。”

&esp;&esp;虽然理论上来讲,不容纳神、佛两道的道果,修炼勾招法那是事倍功半,但只有练了勾招法,那才是真正的同道中人。修炼勾招法的速度不是问题,有没有修炼才是问题。

&esp;&esp;文殊这么说,显然是要给无支祁打上派系的印记了。

&esp;&esp;姜离做出不感兴趣的模样,只是点头,算是应下。

&esp;&esp;一行人以步行前往刺史府,沿途都是僧众分列,甚至还有法螺之声响起,可谓是摆足了排场。

&esp;&esp;就这样来到刺史府,迎面就见申侯带着一老一中等待。

&esp;&esp;老的那位是一长须老者,也算是姜离的熟人,乃前梁州刺史萧西涯,如今的大周叛臣。

&esp;&esp;萧西涯在太平教兵临城下之时,开城门投降,撤神域迎贼,保住了地位和性命,但也因此而在太平教败亡之后成了叛臣、逆贼。

&esp;&esp;以彼时朝廷的搜索力度,萧西涯无论是留在梁州负隅顽抗还是离开梁州,都是死路一条。留在梁州,他的地祇道果面对皇室的权印那是毫无抵抗之力;离开梁州,更是一身力量悉数消失,只留肉身之力。

&esp;&esp;两者都是死,所以在申侯找上门来之时,萧西涯果断又投了,跟随申侯离开了梁州。

&esp;&esp;而另一位中年人,穿着锦服,当是雍州刺史洪好古。

&esp;&esp;这一位之前在雍州大旱前后表现不佳,本该裁撤,但因为时局紧张,不宜变动,就改裁撤为罚俸。这一次朝廷和佛国人马交锋,洪好古也是以神域进行支援,和夔鼓配合着力压佛国,却因为打神鞭一击下来破了神域,此时面色苍白,显然是受了重伤。

&esp;&esp;也许是见到无力反抗,也可能是见到了萧西涯,所以洪好古也投了。

&esp;&esp;“三位大士,流光家老。”

&esp;&esp;申侯先是问候三品,再与四品们见礼,然后介绍道:“这两位分别是雍州、梁州两地刺史,如今已经蒙受佛法恩召,愿拜入佛国。得这二位相助,我等可以最快的速度稳定雍、梁两州。”

&esp;&esp;洪好古撑着伤体,向着众人行礼,然后接言道:“本官···在下虽有道果,可领辖一州,但面对皇室权印之时,唯有受制一途,且若是天子下诏废去在下的刺史之位,在下的道果也就废了。”

&esp;&esp;一直以来都有传闻说天子就是最大的地祇,天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